|
河南天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
联系人:杨志良 先生 (销售部经理) |
 |
电 话:0370-8455068 |
 |
手 机:13526818949 |
 |
 |
|
 |
|
供应L-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|
|
- 发布时间:2012年07月28日
- 有 效 期:2013年01月27日
|
|
L-抗坏血酸棕榈酸酯
性状:白色至微黄色结晶粉末,难溶于水,可溶于油,易溶于乙醇。
别名:维生素C棕榈酸酯,6-十六酰基-L(+)-抗坏血酸
用途:含油食品、食用油、动植物油及高级化妆品中,也可用于各种婴幼儿食品及奶粉中,具有抗氧化及营养强化功能。用做VE的抗氧增白剂,在油脂中抗氧效果非常明显且耐高温,适用于医药、保健品、化妆品等,并适用于烘烤煎炸用油的抗氧剂,对猪油的抗氧效果优于植物油。通过国家质检中心的检验完全达到国家GB1631-41996的标准,也符合国外FCC(IV)标准,是一种无毒无害的多功能营养性抗氧保鲜剂。
用量:婴儿食品每公斤添加0.1克,婴儿食品罐头及儿童每公斤添加0.2克,油脂及其他食品每公斤添加0.2-0.5克,作营养强化剂时酌量使用。
使用方法:可把本品加到油中加热溶解后再按比例添加到食品中,也可用少量乙醇溶解后按比例添加到食品中。
L-抗坏血酸棕榈酸酯
食品百科全书
中文名称: L-抗坏血酸棕榈酸酯
英文名称: Ascorbyl palmitate
别名: 抗坏血酸-6-棕榈酸盐;软脂酸抗坏血酸酯
详情: 分子式:C22H38O7
分子量:414.54
理化性质:白色活黄白色粉末,略有柑橘气味,极易溶于水或植物油,易溶于乙醇(1g溶于约4.5mL乙醇)。熔点107~117℃。
来源与制法: 由棕榈酸与L-抗坏血酸经酯化制得。
毒理学依据:
①ADI:0~0.00125g/kg(bw)(计)(FAO/WHO,1994)
②GRAS:FDA-21CFR182.3149。
质量要求:质量标准(FAO/WHO ,1978)
含量/% ≥ 95.0
旋光度[α]25D +21°~ +24°
硫酸盐灰度/% ≤ 0.1
干燥失重(50~60℃,1h)/% ≤ 2.0
重金属(以Pb计)/% ≤ 0.001
砷(以As计)/% ≤ 0.0003
用途与注意事项: 脂溶性抗氧化剂。我国《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》(GB2760―1996)中规定:L-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可用于食用油脂、含油食品、方便面、面包,*大使用量为0.2g/kg;用于婴儿配方食品,为0.01g/kg(以脂肪中抗坏血酸计)。其他使用参考:FAO/WHO(1984)规定:用于配制婴儿食品,100mg/100 mL(所有类型配制婴儿食品的即饮制品);婴儿食品罐头、以谷物为基料的加工儿童食品,200mg/kg(单用或与抗坏血酸硬脂酸酯合用)。
[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用量参考]
动物油 0.01~0.02%
植物油 0.01~0.02%
牛脂 0.001~0.02
全脂奶粉 0.01~0.05
L-抗坏血酸棕榈酸酯虽然可溶于水,但仍作为脂溶性抗氧化剂使用。适宜在动、植物油脂及多类食品中使用。如对稳定豆油、棉籽油、棕榈油、不饱和脂肪及氢化植物油有显著效果。对动物性脂肪的抗氧化作用也较没食子酸丙酯、丁基羟基茴香醚、二丁基羟基甲苯强。并且与没食子酸丙酯、丁基羟基茴香醚、二丁基羟基甲苯混合使用效果也比单独使用要好。
鉴定方法: 本品的乙醇溶液可使2,6-二氯淀粉试液退色。
含量分析: 称取样品0.800g,加蒸馏水50mL、氯仿50mL、10%硫酸溶液25mL。混合后,用0.1mol/L碘标准溶液滴定,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滴定至终点。每毫升0.1mol/L碘标准溶液相当于抗坏血酸棕榈酸酯(C22H38O7)0.02073g。根据标准溶液的消耗体积与浓度,计算出样品中的抗坏血酸的含量(%)。 |
 |
|
|
|
 |
|
|